欢迎访问南京路恒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行业资讯行业资讯
玻纤土工格栅在锦屏水电站公路高填方路基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1/5/6 17:44:07作者:阅读次数:
    锦屏一级水电站所处地形陡峻、场地狭窄,采用土工格栅高填方路基不仅可以解决前期公路路基开挖石碴的堆碴问题,又可获得宝贵工程施工用地,满足工程布置需要,土工格栅加筋土陡坡技术在国内的工程实例不多,特别是52m高的土工格栅陡坡加固技术目前还未有工程实例,它在国家重点工程锦屏一级水电站建设中的成功应用,不但为锦屏一级水电站建设节省了一笔可观的资金,同时也必将推动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由此带来的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工程概况
    锦屏一级水电站场内1号公路是连接左右岸及通向地下厂房的必经之路,是场内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工格栅加筋土高填方路基工程位于1号公路棉纱沟段,该段公路原设计为传统石方填筑路基,受场地布置地形、地质、线形的限制,最终采用土工格栅加筋土高填方路基,以满足场地布置的要求。
    棉纱沟呈不对称“V”字形,下游坡度50°~60°,上游坡度30°~50°,沟口距雅砻江江边10m左右,沟底纵坡10°~20°,沟底主要为坡积物及冲积物。覆盖层厚度约20m以上。 
    2.1土工格栅加筋土高路基的设计 
    锦屏一级水电站场内1号公路设计标准为露天矿山二级,土工格栅加筋土高填方路基工程位于1号公路棉纱沟段,土工格栅设计主筋为高密度涤纶土工格栅
    2.2土工格栅物理力学性质 
    设计中选择单向主筋和双向次筋联合使用,起到加筋、护坡的作用。不同的填方高度对土工格栅的物理力学性质要求不同,其物理力学性质见表。土工格栅具有长期抗老化性能,炭黑含量必须满足2%~2.5%。 
    2.3土工格栅路堤回填要求 
    设计要求土工格栅回填料的内摩擦角大于40°,分层压实,压实度达到93%以上,粒径尽量不大于300mm,对土工格栅内侧的回填料压实度不小于90%。 
    3土工格栅加筋土高路基施工及工艺 
    3.1回填料 
    按照因地制宜、施工便捷、就地取材的原则,选择棉纱沟隧道弃渣作为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的回填料,回填料岩性主要为大理岩、变质砂板岩,内摩擦角较大,加上岩粉的粘结作用及汽车碾压,密度较高,稳定性较好,材料满足设计要求,洞渣可作为理想的填筑材料。 
    对回填料进行取样筛分试验,主要为粒径20~300mm的块碎石,少量粒径达到400~500mm,其中粒径100mm以上的骨料质量超过样品总质量的50%。 
 3.2处理土工格栅基础及砌筑护脚墙基础 
    棉纱沟沟口覆盖层主要为坡积物及冲积物,经钻孔勘探24m未见基岩,为提高地基承载力,需对基础进行换填,换填深度为1m,采用水浸泡24h,强振碾压数遍直至无轮痕为止。砌筑护脚墙基础宽,护脚墙基础宽4m。经过处理后地基满足承载力要求,效果较好,换填过程中保证土工格栅基础平整。 
    3.3施工工艺 
     (1)铺设剪裁单向土工格栅,剪裁长度为设计长度24m+每层格栅间距+反包长度(在错台处加错台宽度2m)。对于第一层,将剪裁好的单向土工格栅铺设在已经换填并压实好的地基上,并将反包长度部分置于墙线以外,回填后将反包格栅进行反包,与上一层新铺设的土工格栅用连接棒进行连接。 
     (2)张拉固定 
      将石渣装入编织袋,按照设计坡面线码放成墙体,同时将单向土工格栅远离坡面一端进行张拉,拉紧后用木锲固定,此时,土工格栅处于绷紧状态,不出现褶皱现象。 
      (3)回填 在土工格栅铺设后应及时进行回填,避免阳光直接暴晒,用推土机或装载机运送回填料,从两端向中间铺填。 
   4沉降观测 
      在施工过程中,为保证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的安全及可靠性,在土工格栅铺设过程中在5m、14m、30m、45m高位置设置了沉降观测点,并对加筋土挡墙进行沉降及变形观测,经过三个月的观测,四个点累计沉降62mm、101mm、188mm、193mm。由于工期的限制,在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施工完成后两个月即进行了路面的施工,经过观察发现加筋土挡墙两端的路面出现了裂缝。 
   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顶部的1号公路已通车运行1年半,就笔者对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顶部的路面横向裂缝宽度变化数量及趋势看,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依然发生一定的沉降,但变形量较小,并趋于稳定,不会影响公路的安全使用。 
     5结束语 
     在高填方路基施工过程中采用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可以有效地缩短工期、节约占地,满足工程布置需要及节省投资。锦屏一级水电站1号公路土工格栅加筋土高填方路基在工期、技术方面效果显著。 
     土工格栅合成材料种类繁多,并不断更新发展,在不同工程条件下,同种类土工合成材料的工程效益并不一样,有必要在工程实践中,对土工合成材料的应用不断进行总结和研究。